咨询热线:0532-66063799

>>>小儿夏季热

  小儿夏季热,祖国医学称为“疰夏”,“注夏”、“夏痿”等。

 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,每在春夏之交或夏季发病,好发于幼弱儿童。发病原因多为小儿体质娇嫩,脾胃虚弱,气阴不足,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,感受温热之气而致(现代医学认为系患儿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所致)。

  本病特征:夏季持续发热(体温39~40℃),口渴,尿多,汗少。起病缓慢,有夜热早凉,也有早热暮凉,部分病例喜伏地而卧。每年6-8月发生于我国南方温热地带。本病在秋凉后多能自愈,有的甚至到了第二年夏天再度发病。患儿因持久发热,机体抵抗力降低,往往容易导致合并感染,故应引起医务人员和病孩家长的重视,积极予以治疗。

  老方堂中医辨证论治:
   
  1.暑热挟湿挟滞型:夏季持续发热,体温常在39℃以上,肢体无力,胸闷不适,懒于说话,食欲差,大便溏薄,舌尖赤,苔白腻,脉滑数。治宜清暑解热,健脾化湿。
 
  2.暑热炽盛型:夏季持续发热,午后体温更高,常在39-40℃之间,心烦自汗,口渴喜冷饮,小便量多,疲乏,消瘦,舌红,苔黄,脉洪数。治宜清暑泄热。
 
  现代医学对小儿夏季热尚无特殊疗法,故应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,及时予以中药治疗。患儿持续高热,切忌长期使,用抗菌素,以免引起菌群失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