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0532-66063799

>>>分泌性中耳炎(卡他性中耳炎)

 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、浆液性中耳炎、鼓室积水、卡他性中耳炎、胶耳等,属于祖国医学的“耳聋”、“耳闭”等范畴。

  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以耳闷、耳鸣、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症。其发病机理,现代医学偏向于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。

 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:常于感冒后并发,病员突感耳内闷胀,耳鸣,听力减退。若感冒未愈尚可有外感症侯,湿重者更有胸闷、纳呆、肢重、乏力,苔腻等湿阻症侯,检查可见鼓膜微红、内陷、积液。

  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:耳内闷胀有压迫感,耳鸣,听力减退,持久不愈。常伴食少倦怠,腹胀便溏,舌质淡胖,苔腻,脉濡细。检查可见鼓膜内陷,呈橙黄色。鼓室积液长久不易吸收,即使穿刺抽液暂时缓解,不久积液又生。甚至在鼓室插管引流通畅的情况下,渗液仍绵绵不断,患者甚感痛苦。

 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病机多责之于肝、脾、肺等脏腑功能失调,风、寒、湿、热等邪毒上壅,耳窍受阻,水湿内停,瘀积耳窍而成。特别是湿热之邪壅滞中焦,脾失运化,升清无权,而湿浊之邪上犯耳窍,导致本病。或由风邪犯肺,肺失宣降,气道受阻,邪闭耳窍,听户为之闭而不聪。治宜清热宣肺,通窍利湿。

  慢性渗出性中耳炎中医认为患者多因体虚,脏腑功能失调,水湿运行输布不利。祖国医学理论着重于整体观念,认为人体之所以生病,是因为体内阴阳失调,气血不和之故。慢性渗出性中耳炎鼓窒积液虽为局部水湿瘀积,但亦与湿邪入侵,体内津液运化失调有关。其治疗,宜益气补肺,利气通窍。

 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的辩证分型治疗:
  (一)热邪塞肺型:耳胀、耳鸣、听力减退,鼓膜多呈淡红色,或液平。伴咳嗽,咯粘黄色痰,鼻塞,鼻涕黄浊。舌红、苔黄,脉数。治宜清热宣肺,化浊通窍。
  (二)痰湿阻肺型:耳内闷胀,听力减退,鼓膜呈灰白色或混浊,内陷,伴鼻塞,脓涕,痰多而粘稠。舌淡红,苔厚腻,脉滑。治宜燥湿化痰,泻肺通窍。
  (三)肝胆湿热型:耳痛突发,听力减退,耳鸣,同侧头痛或咽痛,鼻塞,鼻涕黄稠。口苦咽干,便干,尿黄,查见鼓膜充血,液平面等。舌红,苔薄黄、脉滑数。治宜泻肝清火,通窍利湿。
  (四)寒邪犯肺型:感冒后突觉耳内闭气,耳鸣,自声增强,听力减退,查见鼓膜轻度内陷,或见液平。伴咳嗽,痰稀色白,鼻塞流清涕,舌淡,苔白,脉紧。治宜宣肺散寒,渗湿通窍。
    
  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的辨证分型治疗:
  (一)脾虚湿阻型:耳内闷胀,耳鸣耳聋,鼓式积液久不吸收,腹胀便溏,舌淡,苔白腻,脉弱。治宜补气健脾,通窍渗湿。
  (二)肺气亏虚型:平素易感冒,耳胀,耳鸣,弹力减退,鼓膜内陷,混浊,鼓室积液清稀,停咳嗽,气短乏力,舌淡,苔白,脉细。治宜益气补肺,通窍利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