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0532-66063799

>>>神经性皮炎

神经性皮炎,在中医学中称为“干癣”、“牛皮癣”、“摄领疮”等,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“顽癣”。
  神经性皮炎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,多发生于颈、肘、骶等部位,以皮肤瘙痒、苔藓化为特征。根据皮损范围大小,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。本病常呈慢性,易于反复发作,多见于青壮年。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。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织胺药、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,但多不能根治。
  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、项部、肘窝、腘窝、骶尾部、腕部、踝部,亦见于腰背部、眼睑、四肢及外阴等部位。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;若皮损分布广泛,甚至泛发于全身者,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。为阵发性剧痒,夜晚尤甚,影响睡眠。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,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。本病初发病时,仅有瘙痒感,而无原发皮损,由于搔抓及摩擦,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,圆形或多角形,坚硬而有光泽,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,散在分布。因有阵发性剧痒,患者经常搔抓,丘疹逐渐增多,日久则融合成片,肥厚、苔藓样变,表现为皮纹加深、皮嵴隆起,皮损变为暗褐色,干燥、有细碎脱屑。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,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,散在而孤立。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,可单发或泛发周身,大小不等,形状不一。
  老方堂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主要由于七情内伤,风邪侵扰,以致营卫失和,经脉失疏而引发。
  风热邪阻 风邪外袭体表,郁于肌腠而化热,致营血热盛,经脉充斥,体发斑疹。若风邪久羁,伏于肌肤腠理,经脉失和,导致伤营耗血,则久病不愈。
  血热风盛 风邪化热或七情内伤,性情急躁,化热生火,火热伏于营血,营血失和,经脉充斥,则发疹斑而色红。血热生风,风盛则燥,而见剧痒,脱干燥皮屑。
  血虚风燥 情志郁而不达,化热生火,日久则耗伤阴血。营血不足,化燥生风,肌肤失养,经脉失疏,故发斑疹皮炎,奇痒难忍。
  总之,情志内伤,风邪侵扰是本病的诱发因素;营卫不和,经脉失疏是本病的病机特点。衣物磨擦,反复搔抓,不利于营血和调与经脉疏利,则会加重病损粗糙增厚。
  神经性皮炎临床可分为三型。老方堂中医认为初发多为风热郁阻,继而血热风盛,久则血虚风燥。
  1.风热郁阻 多见于局限性患者,皮损成片,以丘疹为主,呈淡红或淡褐色,粗糙肥厚,阵发剧痒,抓搔后迅速苔癣样变。舌苔薄或微腻,脉濡滑或濡缓。
  2.血热风盛 多见于泛发性患者,皮损色红,泛发全身,呈大片浸润性潮红斑块,有抓痕、血痂,成苔癣样变,奇痒不止,人夜尤甚,伴心烦,口渴,失眠多梦,心急易怒。舌质红,苔薄,脉滑数或弦
  3.血虚风燥 病久皮损不愈,日渐加重,局部皮损增厚粗糙,色淡或浅褐,表面干燥有鳞屑,剧烈瘙痒,人夜尤甚。舌质淡,苔薄,脉细。